2023中国城乡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发布于:2023-08-23 16:37:41

2023中国城乡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原创 CIAD 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 2023-07-03 14:58 发表于北京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6月30日,由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中国食品报社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城乡发展论坛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年会在北京举行。

图片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孙晓郁,中国食品报社社长黄国胜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以视频方式作了主题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所长、二级研究员魏后凯出席开幕式并作主题发言。

孙晓郁

      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孙晓郁在致辞中表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的振兴,是党的二十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才能有好的就业、高的收入,农村才有生机和活力,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途径,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长久之策。

黄国胜

      黄国胜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延续特色产业发展的好势头。一是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要“树立大食物观”。二是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要加快农产品加工转化。三是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要注重协同创新发展。

陈锡文

      陈锡文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中表示,当前农产品高质量发展面临多个问题,一是当前存在着很多农产品生产结构雷同、品质同质化严重的现象,二是很多地区缺乏自己的土特产,三是农产品的营销、储存、加工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明显不足,四是各类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不够。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按照系统观念,政府部门、公司企业、社会资本、农民合作社及农民个体协同发力。在农业生产上,给农民提供完整及时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生产,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也应指导农民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了解最优秀的品种,采取更先进的销售手段。

      孙宝国在视频主题发言中提出,未来食品的发展趋势是风味、健康双导向的,提升食品的风味和营养健康水平是长期任务。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味、营养健康和文化需求。孙宝国强调,中国传统食品现代化创新要依靠科技把经验变成科学,把手艺变成工艺,把人工操作变成智能控制的机器操作。

魏后凯

      魏后凯提出,乡村产业未来发展应充分挖掘农业农村的多维功能,明确乡村功能定位和发展导向;实行三链协同、全面融合、创新引领,多层次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多形式的产业共同体,让广大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发挥专业化和规模效益,打造各具特色、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现代优势产业群;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环境,完善乡村产业支撑体系。

      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与中国食品报社还共同发布了《2022乡村产业振兴典型案例集》(简称:《案例》)。《案例》组委会组织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的专家进行了多轮评审;涉及乡村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文旅、食品加工、区域品牌建设、乡村电商等等,涵盖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多个方面,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实践性。

      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陈新代表乡村振兴产业规划研究中心为典型案例企业授牌。大会现场,深圳市中燃智能微管网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纪元、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孔维健做典型案例分享。

      来自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农村经济研究部原部长徐小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发展研究部原巡视员林家彬,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司长高俊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晓东,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农业展览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农村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苑鹏等专家在“聚焦县域经济,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激活要素资源,构建发展良性机制”“突出特色优势,培育提升产业品牌”“促进数字经济和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的路径探讨”单元作讨论。

      本次论坛以“聚力特色产业,共建和美乡村”为主题,旨在研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形势任务,通过政策解读、交流研讨、典型示范推荐、搭建产业振兴交流合作平台,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乡村产业振兴实践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来源:2023中国城乡发展论坛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

0.296983s